上海保家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中国台湾,公司产品按照严格程序组织生产,逆变器系列产品采用智能化设计,先进的逆变电路,拥有过载、过压、低压、过热、短路等自动保护功能,工作安全可靠,负载适应性与稳定性强,产品外观结构新颖,体积轻巧,工作运转时安静无噪音,已成功的应用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通信、交通智能、船舶、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
据估算,此次征收关税将抬高中国组件价格至1.11美元每瓦,比非中国制造组件价格高出17%。这一决策将促使SunPower抬高在美国市场的价格。
然而,该关税政策不仅牵扯到太阳能组件,还涉及制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这为规避关税增加了难度。自欧洲国家相继削减绿色能源关税以来,美国已然成为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主力之一。近期来看,该关税政策将抬高中国制造的组件价格,而其长期影响尚不能确定。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组件约有20%出口到美国市场。如果中国制造商对此政策的回应是制造更多新的设备,那将会加剧当前行业的过剩问题。
借此机会,一些美国本土企业如SunPower将得以避开与低成本的中国企业进行竞争。SunPower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组件的制造商,其组件的价格普遍高出中国组件制造商,如尚德等。中国企业把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抓在手上,从上游硅片到下游应用系统一家包办。
而且,台湾电池片厂家以中小企业为主,远不能满足大陆大型光伏企业的需求。蔡济波说,两项合作的目的,都是携手去海内外拿光伏电站项目。如果综合考评中国光伏产业的转换效率和成本,其实并没有和外国同行拉开差距。南京市相关企业反倾销税率为31.14%。
和保利协鑫的合作比较好理解,保利协鑫是硅料供应商,辉伦是采购商,合作开拓市场自然而然。因为美国之前对中国的双反没有追溯期,于是今年元旦之后,不少企业都抓紧往美国出货。
去台湾采购电池,只是权宜之计。还有企业想到了去国外设厂,英利、中电光伏等企业已经在美国开设了子公司,但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电池片被双反了,从国内运到美国组装生产,还是免不了税。而在5月9日,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也在南京和辉伦达成合作协议。一味追求大的结果是,技术和市场竞争同质化。
除了海外市场,中国国内的市场也在高速成长。双反正逼着行业洗牌,业内预计,在2013年左右市场将恢复理性。去年国内消耗量占总产量的10%,今年将翻一番。保利协鑫是国内生产光伏上游原料的老大,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为何来南京,选择和规模、产能不如自己的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尤其是尚德,和辉伦业务重合,在国际市场上是短兵相见的对手。
此外,苏美达从事外贸出口30多年,海外根基扎实,且应变能力很强,去年,在行业龙头们一年亏损5亿、10亿美元的萧条环境下,辉伦却实现了盈利。这是个足够大的市场,谁都没能力独享。
因此,即便是强势企业也竞争不如竞合,大家要有超越传统商业的思维。更令企业老总睡不着觉的是,这次初裁决定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也就是说,之前3个月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不仅不挣钱,还巨亏。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光伏产业的大趋势是好的。中国光伏用十年时间缔造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但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像通信、互联网产业那样,出现华为这样真正全球顶尖的企业,甚至,中国光伏高端制造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过去十年都按照50%以上的增幅膨胀。双反高税率下,出口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去年10月,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具体产品涉及中国输美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回顾发展脉络,国内光伏市场是在欧洲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成长起来的,那会儿根本不愁卖,大家来不及生产,都在扩大产能,是个产能为王的时代,也是民资为投资主体的时代,一拥而上。到台湾采购电池片,还将使大陆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失去部分采购订单。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5月18日下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他说,这次征收反倾销税时,划定了中国(大陆)产电池的光伏组件这一范围,意味着如果光伏电池这一原材料不是采购于中国大陆的话,将不在征税范围内。
此外从成本上看,每瓦成本将提高10%12%,行业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同一天,江苏苏美达集团旗下的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光伏产业十年疯狂膨胀的后果,到了这个时候,从业者才被迫停下脚步,去反思。这是一个信号严峻的市场挑战下,国内光伏企业正从竞争走向竞合。
我省受双反之累的有100多家企业,南京超过20家。在市场阵痛期,需要大家联手渡过难关。2007年多晶硅一公斤500美元,今年25美元一公斤这是光伏市场近来的一组数据,行业里形象地称其为跳崖。他解释,照经验,一般美国对中国大陆某行业双反之后,只需一年半载,就会对中国台湾依葫芦画瓢。
贪大的另一个后果是求全。南京业界人士表示。
和无锡尚德合作,业内都不能理解。这给外界带来误解,对光伏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
因此,我认为双反幅度可能不会太大。另外,我们通过前几年的市场开拓、渠道建设、品牌传播以及稳健的财务平台,晶科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和利润仍是非常稳定的。
晶科从去年开始已经非常重视国内市场投入,在北京建立了销售机构,并且在品牌宣传方面做出了一些投入。就产业困境和企业策略等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内光伏制造企业晶科能源首席执行官(CEO)陈康平。商报:未来晶科能源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方向会有什么改变?陈康平:作为新兴的太阳能公司,一方面会努力做好太阳能市场的布局,提升品牌知名度。另外,国内市场也发展迅速,所以会进一步提高国内及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因此,晶科今年国内市场会有非常明显的成长,初步目标是占到晶科整体产能的10%-15%。如果欧洲实行双反,作为企业也会按照商业规律去寻求新的对策。
这也是当下太阳能企业应该优先去做的。虽然晶科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们意识到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机。
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和新产品投入。再者,如果有双反或者其他政策,这是整个行业都要面临的,作为单个企业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整个行业才会更好。